为帮助学院同学了解互联网就业行情,拓宽职业视野、明确发展方向,4月15日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五湖四海环院人”系列院友座谈会第15期互联网专场。分享会邀请了学院2023届博士毕业生程杭和2022届硕士毕业生陈文君进行线上经验分享。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俊炜、团委书记吕丽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2023级环境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周煜杰主持。
朱俊炜代表学院向程杭、陈文君两位优秀院友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两位校友的跨界成长经历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职业发展参照,勉励在场学子要把握时代脉搏,主动拓宽专业应用的边界。吕丽也向二位优秀院友表达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鼓励同学们要夯实环境学科核心素养,也要注重培养跨界思维并提高创新能力。

线上分享交流
嘉宾分享
程杭结合华为全球准入认证检测中心工作实践,从企业现状、岗位职责、行业趋势及就业建议四方面展开分享。他介绍了华为强研发投入,注重科技创新等公司文化特点,以及近年来华为在绿色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绩;分享了国内外产品碳足迹核算、生态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欧盟等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给环境专业领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针对当前“双碳”目标下复合型人才缺口与行业机遇,他强调,具备环境专业素养、国际前沿视野、跨界融合素养的专业人才更具竞争优势,并建议学子关注企业绿色转型动态,利用企业公众号、招聘平台等信息源提前布局,善用信息技术与自动化工具以提升数据处理及行业竞争力。
陈文君以“从环境科研到互联网运营”的跨界转型为主线,分享了多维职业探索经验。她回顾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快手、腾讯等跨领域实习经历,强调主动试错对明晰职业方向的关键作用,并以主导微信支付“电子小票”项目为例,阐释互联网行业“从0到1”创新过程中需兼具全局思维与执行韧性。关于职业选择,她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即从“是否热爱、是否享受过程、结果是否有意义”三个角度向内寻求答案,鼓励同学们多维度评估自身的岗位适配性,并结合部门性质、工作地点、成长空间等要素做出理性决策。通过对比产品经理与战略分析师的特性,她指出前者需敏锐捕捉用户需求并推动产品迭代,后者侧重资源整合与数据分析,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结合个人优势精准定位。她坦言,职业路径需要不断尝试,而后动态调整,并鼓励学子打破专业桎梏,在持续探索中实现个人价值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契合。
互动问答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围绕职业发展踊跃提问,师兄师姐从实习转正机制、绿色金融岗位定位、复合能力培养等方面为同学们一一作出细致解答。两位嘉宾立足行业前沿和工作经历,解答内容兼具战略思维与实操方法,为同学们明确职业规划方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
总结
此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互联网与科技行业前沿与求职准备路径,为大家的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搭建高质量的就业交流桥梁,提供丰富的就业指导与资源共享,携手国内外优质单位,为青年学者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指导!